交给班委去评定,部分学生反对说是班委只会给跟自己好的同学评或者是班委之间互评;由辅导员去评定,部分学生也反对说是这样很独裁;由辅导员和班委共同评定,部分学生依旧反对说是都是商量好的,有内幕、不公平等等,总之,不管怎么评定,总是有部分学生反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许是跟现在大学生金钱观有很大作用,一切向钱看!有钱是王道!免费的钱为什么不要?同时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超前,入不敷出,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花,追求一种别人有,我也要有,当其他同学评上了助学金,就产生了:老师,为什么不给我评助学金?
很多辅导员内心很受伤,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学生开学的时候几乎都拿着各种能够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除了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依旧有部分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学生,也是拿着“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不过大部分都不会很刻意去参选助学金),这个时候,对于辅导员就很为难了,证明材料学生都有,内容都差不多,在跟学生相处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就要评定助学金,辅导员只能通过学生在平时大学生活、学习、劳动、谈话、思想等过程中,来进行评定,这势必会让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又找XXX谈话了,XXX去找辅导员了,XXX总是给辅导员帮忙,XXX怎么老是喜欢在辅导员面前表现等等流言蜚语。
当部分学生们认为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究竟是哪里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是真的需要评上吗?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什么变化了?
希望同学们记住:我们应该先学会发现问题、然后是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